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-

:::-團隊介紹

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

機構名稱

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

主持人

左瑞麟教授兼資訊安全碩士學位學程主任

計畫名稱

前瞻金融資安之落地應用與國際合作

計畫概述

本計畫由八個子計畫組成,架構分為三大核心領域:後量子密碼技術、AI 資安技術與零信任架構。計畫的核心目標是針對金融科技(FinTech)與智慧醫療等關鍵領域中日益複雜與急迫的資安挑戰,例如機敏資料保護、安全身分驗證與信任管理,提出創新解決方案。本計畫除學術創新外,更強調實務落地應用與國際合作,透過與產業與海外學術機構的密切合作,確保研究成果不僅具備理論價值,也能在金融與醫療生態系中產生具體影響。1.後量子密碼技術(子計畫一與子計畫二):本領域聚焦於開發能抵禦量子運算威脅的標準密碼技術,應用於安全身分驗證、資料保護與認證機制中。(1) 子計畫一:以 NIST 標準為基礎的後量子演算法(如 Kyber 與 Dilithium)為基礎,發展支援功能性密碼的應用,包括可搜尋加密、屬性加密與多角色數位簽章,應用於重視隱私與細緻權限控管的金融與醫療系統。(2) 子計畫二:建立一套符合後量子標準的 FIDO2 身分驗證框架,設計 API 將後量子簽章整合進無密碼身分驗證流程中,目標是提供未來量子安全時代下仍可靠的硬體支援身分驗證機制。2.AI 資安技術(子計畫三、四與五):本領域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加強威脅偵測、行為分析與自適應資安政策管理,應對複雜數位環境中的動態威脅。(1) 子計畫三:透過同態加密保護聯邦學習模型,防禦由中央協調發動的中毒式攻擊(poisoning attacks)。(2) 子計畫四:發展一套可解釋且輕量的神經網路自我修補系統,結合可解釋式AI(XAI)與符號分析,直接修復深度模型中的內部錯誤來源。(3) 子計畫五:建立一套可解釋的多模態資安融合架構,整合如日誌、網路流量與惡意軟體等異質資料至統一表示空間,實現更準確、可擴展且可解釋的威脅偵測。3.零信任架構(子計畫六、七與八):本領域導入零信任原則,強化在分散式與敏感場域中的信任管理、存取控制與資料安全。(1) 子計畫六:發展一套強調隱私保護的決策樹委外服務,核心技術採用全同態加密(FHE),實現資料不外洩下的可信推論。(2) 子計畫七:強化刷卡裝置(POS)安全性,導入持續性身分驗證與合規驗證機制,且不需修改 EMV 協定。(3) 子計畫八:設計具備隱私保護能力的稽核機制,並建構跨機構協作下的安全共享架構,落實零信任原則。

關鍵研究主題

AI資安
後量子密碼
零信任架構

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

左瑞麟教授兼資訊安全碩士學位學程主任

個人網站

陳恭教授

個人網站

黃思皓教授

個人網站

郁方副教授

個人網站

蕭舜文副教授

個人網站

楊明豪教授

個人網站

羅嘉寧副教授

個人網站

紀博文副教授

個人網站

曾一凡助理教授

個人網站

洪智鐸助理教授

個人網站

許建隆教授

個人網站

團隊網站

https://tacc.nccu.edu.tw

聯絡資訊

左瑞麟教授兼資訊安全碩士學位學程主任

Tel: 02-29393091 # 62328

Email: tsoraylin@gmail.com

Add: 116 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六十四號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