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-

:::-TACC介紹

推動重點

本專案計畫從臺灣優勢發展領域、國家發展需要與國際重大趨勢三個面向,考量並聚焦推動前瞻資安關鍵議題,藉由凝聚資源於特定議題以打造臺灣於這些議題的世界領先地位。本專案計畫關鍵研究主題與相關重點議題如下:

關鍵研究主題

說明

相關重點議題

晶片安全

半導體產業為我國極具優勢之產業,擬結合硬體優勢發展具備認證、識別、加密等資安相關功能的製造技術與功能。

  • 晶片指紋技術(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)
  • 後量子硬體加密模組及設計平台
  • 晶片安全性設計及檢測技術
  • 旁通道與故障注入(fault injection) 攻擊與防禦研究
    SoC硬體木馬偵測與防禦

後量子密碼

後量子密碼為無法忽視且具顛覆性結果的研究領域,我國在此領域已有亮眼成果,擬持續發展密碼法及對應之通訊技術。

  • 後量子密碼法
  • 後量子金鑰傳輸與管理
  • 過渡至後量子密碼法之技術面實務
  • 針對後量子密碼的旁通道攻擊研究

衛星安全防護

隨著低軌衛星服務普及,全球通訊基礎網路之構成也隨之改變。擬開發必要之安全設計與通訊技術,以確保通訊的可信賴性。

  • 具網路韌性的通訊技術
  • 地面站安全防護
  • 衛星韌體安全機制
  • 透過衛星連線的端對端加密技術

零信任架構

針對零信任架構,研發存取控制技術與全同態加密等技術,在管理與工程面實現此架構。

  • 混合雲環境的可信任存取控制
  • 5GB5G的邊緣運算安全風險分散方法
  • 去中心化識別(Decentralized Identity, DID)與零信任認證
  • 工控系統(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, ICS)的零信任網路架構
  • 同態加密技術

AI資安

人工智慧使用於資訊安全已是不可阻擋之趨勢,擬研發適合資安的AI與不會成為資安漏洞的AI技術。

  • AI使用於勒索軟體等惡意軟體偵測
  • 基於AI的入侵偵測(IDS)與防禦(IPS)系統
  • AI用於找出錯假訊息及可疑活動
  • 安全營運中心的自動化威脅情資產出與威脅狩獵
  • 資料投毒攻擊等AI模型防禦

韌性網路

區塊鏈技術影響了固有網際網路的運作方式,擬研究網路層通訊技術,以維持網際網路的資訊安全。

  • 協助抵禦DDoS攻擊的AI工具研發
  • 增強式學習(Reinforcement Learning)用於自適應網路防禦
  • 實現持續認證與最小授權原則的網路架構
  • B5G網路切片安全
  • 工控供應鏈異常偵測
  • 用於域名伺服器與IoT網路安全的區塊鏈技術
下世代行動網路安全

研究6G世代的資安相關技術,以強化我國通訊關鍵基礎設施安全。

  • 結合衛星通訊的6G端對端通訊安全
  • 可重構智慧表面(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, RIS)的通訊安全
  • Edge Intelligence安全議題